“鏡片,是活著的生物。”
日期:2020-05-16 / 人氣: / 來源:未知
富士能鏡頭的誕生地
自1970年建立以來,盛金工廠擔負著制造工藝中高難度、被稱為“匠人世界”的鏡頭加工業務,工廠在生產過程中將鏡頭制造的真髓演繹的淋漓盡致。
決定鏡頭形態的第一要素
也稱為粗研削。這個工序是將從玻璃生產商處購得的玻璃進行整形,并使其表面的粗糙度變得均一。而隨后的“精研磨”則是將固定有金剛鉆的小球貼附在研磨皿上,打磨鏡片的表面。
粗研削的過程:將鏡片放入加工機器,用前端裝有金剛石
的打磨機打磨鏡片表面。作業的高難度可媲美軟玻璃及大口徑鏡片的加工。
精 研 削
決定鏡頭光學性能的第一要素
精研削的過程:在白色的托架下固定鏡片,用緊貼切削皿的金剛鉆小球一點一點地打磨鏡片。期間,要使用冷卻液來冷卻因摩擦引起的發熱現象。
左側是粗研削后的鏡片,右側是精研削后的鏡片。
經過精研削后,鏡頭的曲率半徑(R)及厚度得到修整,表面散發光澤。
研 磨
通過細致的打磨追求鏡頭的精度
負責研磨加工的広木墩司,是富士膠片集團首屈一指的專業研磨人員。被稱為“研磨匠人”的広木墩司曾說過:“研磨的難度就如同相同的加工條件不會出現第二次”,并認為“鏡片是活著的生物”。溫度與濕度、研磨時的環境時刻都在變動,進行研磨作業時不得不經常要找出最為合適的加工方法。
取 芯
雙“芯”合一,確保精度無誤
將研磨后的鏡片兩個面的曲率中心與幾何中心合致,按圖紙規定的形狀、尺寸車削外圓,同時倒角。
鍍 膜
提高透光率、防止光斑
鍍膜可提高鏡片的透光率等性能。“鍍膜”是直接左右鏡頭拍攝的關鍵要素。鍍膜的目的主要有兩個,一個是防止入射光的反射提高透光率,另一個則是防止光斑及鬼影。
鍍膜的工藝過程:將鏡片放入圓頂冶具,在真空的蒸鍍裝置內加熱藥品及金屬等蒸鍍材料,在鏡頭表面蒸鍍成薄膜。
富士能根據鏡片不同區分使用兩種鍍膜蒸鍍裝置。
左側是Patch式蒸鍍裝置,右側是連接有準備室、可進行連續生產的連續蒸鍍裝置
膠 合
防止光量損失,提升鏡片精度
為防止部分鏡片表面反射造成光量損失,需膠合固定多個鏡片。
涂 墨
消除雜光,保護鏡片
鍍膜的作用一般為增加投射光強度,對于特殊光波長要求的鏡片,還要考慮鍍膜的折射率和厚度等因素。
檢 測
確保鏡片質量合格
生產完成后的鏡片,除了常規性的光學性能檢測外,還要進行一遍細致的人工檢測,將生產誤差降至最低,確保生產出來的每一塊鏡片都是性能優異的鏡片。
富士能定焦鏡頭自1938年開始生產至今,已具備較高的技術水準。富士能家喻戶曉的單反鏡頭、4K高清攝像機鏡頭的生產工藝一脈相傳于富士能工業鏡頭,從研發到生產,每一個環節都嚴謹負責,只為用戶帶來優秀的鏡頭。
富士能定焦鏡頭更多資訊請關注
銓識自動化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我司是富士能定焦鏡頭中國區代理,專注于機器視覺領域及其解決方案提供。聯系熱線:021-52890801
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
銓識科技
全是為您
推薦內容 Recommended
- 銓識自動化攜手韓國SPO亮相第十屆05-16
- SPO雙遠心鏡頭 韓國專業鏡頭制造商05-16
相關內容 Related
- FUJINON HF-12M系列 閃亮登場08-17
- FUJINON HF-XA系列 新品上市05-16
- 購買工業相機必須了解的參數!05-16
- 機器視覺技術在PCB中的應用05-16
- 解讀機器視覺系統解析及優缺點05-16
- 機器視覺系統設計過程及關鍵技術05-16